核心要旨:终身受益于早期的游泳习惯,尤其是在水平状态下进行运动时,血液回流至心脏的过程更为顺畅,此时水中的心率上升幅度较陆地上小,对未成熟的心脏而言,这样的负担减轻。相比之下,轮滑、跑步和打球等陆地运动对未发育完善的骨骼系统可能造成损伤。而在神经肌肉协调性的锻炼方面,游泳是最佳选择,一旦掌握技能,便能长久记忆。到了年纪大了无法进行许多陆地运动的时候,那些小时候学过的技能将显得尤为重要。
游泳有四种基本正规姿势,即蝶泳、仰泳、蛙泳和自由泳,还有非正规如侧泳和狗刨式。如果能够慢速蛙泳800米或自由750米,就能获得充分的健身效果。不过,如果头部始终露在水面,或保持颈部弯曲,则容易对颈椎造成损害。正确换气并掌握良好的姿势对于达到健身目的至关重要,因此寻求专业教练指导尤为重要,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尽快学会并规范化。
专家建议:“慢速长游”是一种健康的健身方式,在中低强度有氧水平下进行,不仅不会加重身体,还可以减少年龄感。儿童学会后应避免在26度水温中超过30分钟,而青少年则可达1小时左右,每周至少1-2次,最好3-4次。此外,对于患高血压或冠心病的人来说,更应避免参加激烈竞赛,以防发生意外。在课余时间过载的情况下,也应注意调整体力训练量,以免出现不明原因低烧或生长发育缓慢的问题。实际上,大多数人适合的是“健身游”,而非竞技性质的高强度训练。这一点需要从小就意识到,并适当安排体育活动,以确保健康与成长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