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开始学习太极拳,老师就强调每一个动作都要依靠腰部的力量。无论是向导求教的高手们还是阅读各类太极拳著作,都一致认为腰部是练习的核心。然而经过五年的实践,我发现这些理论往往模糊不清,有时候甚至会导致练习者受伤而未能掌握。
在讨论太极拳中的身法时,我们必须明确部位,以裆为中心,上半身包括胸、肩、头;下半身则包括跨、膝、脚。当上半身扭动时,应以腰带作为支撑点,当下半身扭动时,则应以胯带为准。但当上下两部分同时移动,这种情况就变得复杂了,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腰与胯应该分离,即使胯随着腰转动,也不能让它完全随之移动。这一点在杨式拳中尤其重要,比如云手这一招,上半身的运动主要由腰带控制,而下半身的胯则必须保持静止,否则容易失去稳定感。在太极拳中虽然我们不使用力气,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劲道。如果胯跟随着腰一起转弯,那么根基就会摇摆。在形态上,即便你努力调整,只要胯膝稍微一扭,两个脚步都会自然而然地跟随改变,使得形成标准并行步伐变得困难。此刻,如果能够正确发挥出腰和胯之间的配合,那么重心落在左脚后,不再有任何扭动,而只有轻松地向左转。而同样时间内,上半身可以达到130度左右的旋转角度,同时保持腿部舒适自然地站立。
第二种情况是在进行揽雀尾这一招时,由于臂体向下捋动,从前向后的重心坐实,因此只需用力扭转腰背,而不要让臂体和腿部参与进来。如果此时仍然允许脉络与之同时移动,那么脚底下的平衡将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双臂发力的效果。这就是对立统一原理的一种应用。
总结来说,太极拳中的劲力运作非常细腻且复杂,每一种套路,无论多么复杂或变幻莫测,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在日常练习中既用身体去探索,又用心去理解,就能逐渐清楚每个姿势,并深入理解太极拳的心理和理论。尽管我们还远非“神仙”,但通过不断学习,一步一步接近真谛。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