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开始学习太极拳,老师就强调每一个动作都要依靠腰部的力量。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每个动作都是通过腰部来支撑的。甚至在阅读各种关于太极拳的书籍时,也都强调了腰部的重要性。但是经过五年的练习,我发现这个理论并没有清晰地解释清楚,很多人即使练了多年也未能掌握其中奥秘,有些甚至因为不当的练习而受伤。
说到太极拳中的身法,我们必须明确每个部分的地位,以裆为中心,上半身包括胸、肩、头;下半身则包括跨、膝、脚。当上半身扭动时,它们应该与腰相连,当下半身扭动时,则应与胯相连。如果同时移动上下两部分,那么问题就会变得复杂起来。
首先,腰和胯需要分离。在杨式拳中,如云手这样的上半身动作,其实是以腰带肩,而不是以肩带臂。同样地,胯不能随着腰一起转动,因为这样做会影响稳定。例如,在云手中,只有胯向左横拉,而不让它随着腰一起转,这样可以保持平衡。此时,即使将头部扭至130°,膝脚仍然轻松自然地停留在原处,这体现了松沉稳定的感觉。如果胯随着腰一起转,就会导致脚底晃动,因此我们必须保证根基稳固才能发挥力度。
其次,如果只是让胯旋转,全身上下的方向都会跟着变化。这就像一辆车子的方向盘一样,只要车轮旋转,就能改变整个车辆的方向。在杨式拳中的搂膝拗步和野马分鬃等步骤中,如果只让腰旋转,而不让胯移动,那么后腿就很难被带起,而且前脚外摆角度也会大于45°。但是如果能灵活运用胯来引导身体,那么这些步骤就会更加流畅。而且,无论是在武当太极剑中的跳步冲刺还是42式拳中的白蛇吐信接独立托掌,都需要通过控制好胯来完成正确的行动。
总结来说,太极拳里的劲力运用非常细致而复杂,每种套路都有其规律,只要在日常练习中既用身体去感悟,又用心去理解,就能够逐渐揭开这门艺术的心理奥秘,即便还远未达到“神通广大”,但至少可以一步一步靠近真谛。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