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自练习了四十多年,涉猎了内外家拳技巧,最终深刻体会到太极拳不仅是中华武术的瑰宝,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从初学者到有成就者的旅程,每个练习者都在思考“怎么练?练什么?”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追求“松柔”状态是通往真谛、达到高境界的必经之路。在此基础上,我将一些个人见解与大家分享,诚邀各位大师指正。
一、放松三部曲
太极拳强调放松,是所有运动和技艺中的基本要素。只有当身体真正放松时,我们才能实现灵活和活力。但太极拳要求我们如何去放松呢?总结来说,我将其分为三个层次,或称作三部曲。
第一,思想精神上的放松。这意味着要保持一种“静心”、“净意”的状态。思想紧张和杂念干扰会使我们无法进入正常的训练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入静的问题,以及道德修养问题都是重要考量点。在表演或比赛中,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受名利驱动,也不因急于求成而忘记应有的尊重与礼貌。
第二,从肌肉筋骨开始进行放松。这是精神上的放 松转化为形体上的表现。杨澄甫先生曾说:“全身筋骨必须完全开放,不可有一丝紧张。”这是因为如果我们的身体僵硬,就像地面上的阻碍一样,影响气血流通。如果气血停滞,那么整个身子都会变得僵硬无力,只需拉动一个关节,全身就会随之活动起来。
第三,全身性的腰领释放。这是一个关于如何平衡关系的问题。腰背是整个身体的核心,它决定了我们的姿势是否自然、是否舒适。如果腰背失去了灵活性,那么整体就会变得僵硬;如果四肢没有跟上腰背的变化,那么上下内外也不会顺畅运转。
二、达到的状态
那么,在太极拳中,“松”究竟是什么样的状态呢?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问题。而每个人对于何为“松”,理解都不同。我想以一个比喻来说明这一点:一根棍子,如果不能弯曲或伸缩,就是僵硬;一根绳子,可以任意弯曲,但它缺乏稳定的形状,没有任何支撑作用,这就是一种完全的软弱;而如果把绳子的两端固定,然后让它形成一定程度的弧线,即便有拉力,它依然保持稳定,这才像是太极拳中的那种正确方式——既不是僵硬也不是软弱,而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点,使得整个系统具有弹性和韧性。
在实际操作中,当我们做出前伸或者其他动作时,如果肌肉全部紧张,就像是一根棍子;如果所有肌肉都处于完全软弱的情况,则无法维持前伸姿势,因为手臂会向两侧坠落。这并非简单的一种软弱,而是一种彻底失去了控制力的局面。而正确做法应该是垂肩坠肘,同时坐腕舒指,却又能通过这些力量来维持单手或双手前伸,这正如那被固定但能够随机变化的一根绳子。当有人轻推你的手,你不会死命抵抗,也不会毫无反抗,而是根据对方力量大小和方向,将劲往回收,同时利用腰腿转动,以适应对方来的力量,或者采取捋采这样的技术,使得整个过程既不 僵直也不软弱,而是在两个相对立方面寻找一种平衡点,并且随机应变这种状态,便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太极拳所追求的一个境界了。
三、生物力学解释
从生物力学角度看,一些研究表明人体主要由原动肌(产生最大力量)、协同肌(帮助完成复杂运动)、对抗肌(限制某些关节活动)以及固定肌(提供支持)等类型构成。当我们的身体进行各种运动时,它们呈现出收缩拉长 放 松及紧张四种不同的生理行为,以及作为动力的工作形式与作为支撑物质材料品质等不同的物理特征。此外,由于人体各部分互相关联,其协调关系非常复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要确保每个部分都发挥最优效率,无论是在维持某一姿态还是完成特定任务,都需要细致地调整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以最小化能量损耗,并保证精准、高效且有力的执行所需行动。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