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禹襄拳艺研究:中国武学实践探究
武河清(1812-1880),字禹襄,号廉泉,清代直隶广平府人。出身望族,以文才著称,但未能以科举显达。其祖父、父亲及长兄、次兄均习武,有一篇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传入家中,为后来的太极拳学习打下基础。
禹襄从杨露禅学习太极拳十余年,之后前往赵堡镇从胨清平继续深造。通过勤奋钻研,他终于掌握了太极拳的精妙之处。
在晚年,禹襄仍然不忘初心,对太极拳进行不断地研究和讲解,其甥李亦畲和李承纶也曾受教于他,并成为高明的太极拳家。
以下是对轻灵、气宜鼓荡与神宜内敛、无凸凹断续塌陷等方面的具体阐述:
轻灵要求:“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即使意不用力,全身肌肉和关节松开,心神稳定,一举动要求用意不用力,以轻松圆活为主。
气宜鼓荡与神宜内敛:“气宜鼓荡”指外形神态,“神宜内敛”指精神集中,只有精神内敛才能气势鼓荡变化无间。
身法要求:推手应顺随为主,不要出现凸凿断续塌陷,这些都是练习中的弊病,要避免形成漏洞。
周身一家的形成:“劲整”是当发劲时把全身劲汇合起来向一个方向集中发出,因此需要腰步运用的正确性。
腰腿关键性:腰为主宰,上下相随,如有不得机得势处必然是手动而腰腿未动,从根本上解决则需先定后动制而后发,即正身抽腰活胯。
意导运动:意就是意识或精神作用,要在意识指导下从事运动,无论上下左右,都要以意为先,不在外边,而应该“两点论”,看前还要顾后等等。
虚实分清楚:每个部位都要分清虚实,此实彼虚、彼实此虚,变换则灵,可常处于我顺人背的优势,但虛实易变非简单乱扭。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3
2025-04-04
2025-04-13
2025-04-04
2025-04-04
2025-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