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开的掤劲张志明教授24式太极拳分解动作在社会中的教学

我曾深入探究太极拳的奥秘,发现它是一门以松为本、劲为核心的艺术。太极拳不仅仅是放松身体,更是通过松来中和身心,通过松来分阴阳,通过松来生出劲力和运动,从而实现了低消耗、高效率、大收益的艺术境界。

在学习太极拳时,我们首先要理解其运劲之道。太极拳中的劲,是动力的源泉,是运动内容的核心,也是练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次挥臂,每一次转体,都蕴含着一种内在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靠外力强迫产生,而是在于对自身重量和地心引力的自然反应。

如何达到这种状态呢?首先,要学会让筋骨柔软,让皮肤紧致,这就是所谓的“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这并非简单地放弃抵抗,而是在于找到一种平衡点,让身体能够顺应外界环境,同时又能展现出内在的力量。这需要不断地练习,以达到一种自动化的地步,就像戒毒一样,不再有意識地使用肌肉力气。

练习时,我们既不能用力,又不能没有力;既要放松,又要有劲。这看似矛盾,但在实际操作中却能得到完美统一。这背后隐藏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太极拳中的劲,并不是单纯靠使劲或者用力就可以获得,而是因为不使劍,所以才有了真正的劲;因为不用力,所以才有了真正有效的情感与思维支持;因为放松,所以才能生发出那股沉稳而持久的情绪和思维流露出的精妙无穷之处。

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由 松 而 得 以 修 意”,意即只有当我们完全放下自己的意念限制,然后从空白开始去感受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那么我们的意念就会被提升到更高层次,从而能够更加自由自在地表达出来。而这正是李仲安先生所说的:“从气即能生劲”。

我们还需了解的是,当身体处于完全放下的状态下,它会自然释放出自身潜藏的大量势能,这种势能包含了向上向下的向量,以及左右前后的方向性,使得整个身体成为一个活跃、灵活且充满可能性的系统。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一次移动都是经过精细计算与协调完成,不必担心是否正确,只需全神贯注地随着节奏进行,即可感受到那份无法言喻的心灵愉悦与体魄舒适。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掤”字代表了一种特殊形式与感觉。当我们将手臂半圆形撑开,将其像支架般支起迎接敌手时,便进入到了掤这一阶段。在这里,我们借助腰部、胯部及双腿发出的反作用力,将右臂轻巧地浮起,与左臂形成对称关系。此时此刻,我们并不刻意抬起手臂,而是依赖于自己内部生成的一个平衡点,使得整个动作变得优雅而且富有节奏性。一切似乎都发生在无意识之间,却又充满了深邃智慧和独特技巧,如同水波荡漾一般,无声却震撼人心。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