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武内功:站桩的重要意义
任何拳术套路都是由若干拳(招)式所组成,太极拳也是一样。因此,很多人便认为练拳就是练招法,练会了套路动作就算毕业。其实不然。为什么呢?因为招法本无属性,而劲法才有属性。劲法决定着招法的性质。有些人不懂太极拳的劲法,或者懂得不完全,搬用日常的用力方法(太极拳称之为后天的拙力)练太极拳。
要出内劲,就必须通过站桩来。在谈这些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简单认识一下脊柱的构成。在此,不妨回头看看建立坚实点时的情形,那时腹部才是紧张的,同时并不充实。
脊柱,它作为躯干的中轴,是支持身躯直立和承上接下的关键部分。这24块骨节既不可用力把它挺直,也不可像在懈怠时那样毫无控制地任其软曲变形。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使整个直立从头顶到足跟每一块骨骼都各安其位。
腰部只有五块腰椎及肌肉支撑,在结构上是一个比较薄弱环节,但也是修炼太极内功关键部位。而腰眼,即命门穴,是修炼太极内功的地方之一。
我们要怎么样做呢?这就是我们大家来研究的问题了。我想问一问大家,你们知道怎样做才能达到松腰状态吗?
站桩,对。这时我们大家先要理解的是紧,不是松。不必过分依赖肌肉的着意紧张来支持,然后把全身皮、肉尽量放松,使之犹如一件衣服搭在一个安定的衣架上那样,全身重量则平均垂落在两个足跟上。
从人的生理结构来看,“内部坚实点”是在丹田处。但丹田处为什么叫他建立腹部坚实点呢?请各位朋友们好好的想一想?
如何由充实进而成为坚实呢?当出手用力时,要配合呼气,并且把气呼出体外,这一点,与外功不同。当呼气肺体受到呼气反作用力的下沉,如炮弹射出,炮身退后;肺体下沉给腹内施加压力,上下两端同时施加压力,以限制腹部胀大,从而形成既充满又结实的一个地方——腹部坚实点。
力量传递至何处,又将如何处理?太極拳之道,把任务交予脊背负担舒胸走背,其含胸拔背可使背肌与脊柱相贴牢固,他们联合起来之坚强度比仍保持放松之胸肌更大,因此发力的输导沿着腹、脊、背这条导力性强线进行。此乃建立“腹部坚实点”的全部过程及其生理现象及作用。在建立前须于腰椎第三节命门穴周围区域实施重点训练,以确保能源稳定流通。此外还需注意筋膜腾起以维持组织弹性并防止因长期劳累造成组织结构变化。此乃修养内力的根本所在,为提高技击效果与增强身体素质提供基础保障。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8
2025-04-19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