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发展的领航者我们要把重视前沿课题发挥到极致推动武术知识的飞跃让它在世界舞台上闪耀光芒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欣赏了2011年中国武术对练大奖赛后,让我对这句名言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知,对武术的“武”与“术”又有了新的感悟。所谓武术,绝不是单纯地指人们在争斗中简单的击打或自卫动作,有武而无术。那么武术是如何“予武于术”呢?在这次对练大奖赛中,运动员用精湛的技击与完美的表现,用身体文化为我们做了精彩的演绎与诠释。

首先,它是一种技术上的展现,体现在精湛的手法和完美的一致性。在女子对练决赛中,浙江队张春艳和朱叶倩表演空手进枪,那些惊险刺激、扣人心弦的情节,以及腾挪闪跃、灵活多变的手脚动作,都展示出了一种高超的人类力量和协调性。这样的表演不仅让观众惊叹,还赢得了评委和观众雷鸣般掌声,最终获得冠军。

其次,它是一种意象艺术性的展现。在河北队螳螂拳对练中,运动员通过稳健而灵活的手法、步法、腿法及身法,将螳螂刚柔相济、快慢适宜等特点生动地呈现出来。而他们眉宇间流露出的神采,更能引人入胜,使得整个比赛场面既充满紧张刺激,又富含诗意情怀。

最后,武术之中的“策略”,更是一种内在道德约束,即所谓的心理修养。这一精神追求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习惯于这个过程的人们身上,可以看到坚韧不拔和高尚境界。比如一个简单扎枪,这需要上千次甚至万次反复练习才能达到炉火纯青。而且,这样的实践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也是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一种途径。

娱乐性一直是武术的一个重要价值之一,而当今社会,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娱乐形式来反映社会热点,为百姓提供寓教于乐,同时丰富他们精神生活?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以便使更多人喜欢并关注到这门古老而又现代化的大舞台——中国传统 武艺。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