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技击是太极拳的灵魂,陈式太极拳以其独特的技击著称于世,其技法博大精深,招法变化无穷,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击技巧就是“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是“三十六计”中“胜战计”中的一计,指造出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原典为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这一战术最先用于军事,后被广泛用于商战、生活等各个领域。 唐代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淮南子•兵略训》说:“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一歙而应之一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一回有:“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我兵必须分头守把。”《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講:“經常要采取巧妙的方法去欺騙、引誘和迷惑敵人例如聲東擊西忽南忽北,即打即離夜間行動等。” 陈王庭在《拳經總歌》中說:“二換掃壓掛面腳左右邊簪莊跟腿截前壓後無缝鎖聲東擊西要熟識。”陈鑫在《太極拳經譜》中說因時制宜中藏妙诀,上行下打斷不可偏。聲東擊西左右威宣寒往暑來誰識其端?”《陳式太極拳要訣》中關於“單鞭”一式有聲東擊西勢電強,此勢貴在善用方。“滾栓搭掃閃驚取巧”,馬虹先生講:“聲東擊西、化打結合等是陳式太極拳固有戰略戰術特征。”
可見,“聲東擊西”是陳式太極拳中的重要技法之一。在技術過程中,我可通過上盤動作誘敵,而以上、中盤擊;或中盤誘敵,以上、中、下盤共擊;或下盤誘敵,以以上、中盘共撃。
如“金剛捣鉢”的一式中的“三盤並取”,就利用了“聲東撃 西”。當我向敵發勁時,可讓敵向後退,我則左手向敵面部眼眉間抖發撩勁,而右手向腹部發勁同時右腿上步,以脚尖擦地畫里弧向前發勁,可以將劲力施加於敌人的下盘,如踢敌迎面骨或下绊敌脚跟等。
再如白猿献果、“双摆莲”、“搬拦肘”、“越步斜行”,这些招式,在技术过过程均应用了"声音来攻击一个方向,但实际攻击的是另一个方向" 的技术。这是一种让对手产生误解并且给予攻击机会的手段。在陈式太极拳中的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这样的策略,这些策略使得这门武艺变得既能防御又能进攻,无论是在静态还是动态状态,都能够展现出一种超乎想象的情景。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