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我收到了一个意外的礼物——一本清代古典名著《浮生六记》,由沈复原著,曾国藩续写。这个书籍被誉为“文坛奇作,言情圣品”,以真切的写实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作者的一生悲欢趣愁。在这本书中,有一篇特别引人入胜的文章《养生记道》,内容丰富,包含了许多宝贵的人生哲理。我作为太极拳爱好者,对此篇尤为关注。
《养生记道》中有一段关于太极拳的话题颇具洞察力,它阐述了太极拳非同寻常的特性。作者指出:“太极二字已完全包括此种拳术之意义。” 太极即圆圈,无论手足动作,都不能离开这个圆圈,只有如此才能达到真正的太极拳境界。这段话虽然短小,但蕴含深远意义,它强调了圆形运动、缓慢练习和无力运用等五个核心要点。
首先,它阐释了“圆”是太极拳最根本原则。作者认为,“圆对生命最具活力,也最具适应性”。 这不仅体现在物理上,也体现于心理与精神层面,即使在抽象思维中也能找到这种自然规律。
其次,这段文字强调了一种缓慢而精确的手法,以缓慢为原则是太极独有的风格,与外家快节奏不同,这符合人类生物学和运动科学原理。通过内心静默和呼吸同步,可以达到更高效率,更好的调整植物神经系统,从而带来全身健康。
再次,这段话还提出了“毫不使力的”重要性,是传统内家武术追求的心得。这意味着锻炼时应该专注于意念,而不是力量,这样可以提高身体协调性,减少肌肉紧张,并且增强整体机能平衡。
第四点是描述“存神纳气”的基本境界。“存神”意味着心态宁静,“纳气”则要求呼吸自然。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练习任何一种内家武术都必须达到的状态——保持集中、放松、顺畅的心态与呼吸方式。
最后,这段文字总结了练习太極拳六个基本要领:静(稳定)、松(放松)、正(正确)、慢(细致)、匀(均匀)和稳(坚持)。每一个动作都是连贯不断,没有间断,每一次移动都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让人感觉心旷神怡,如同羽化登仙一般难以抗拒。此处借用赵斌先生的话语来形容:“意趣环生味无穷,如杨柳摆春风;练到柔和优美处,如行云流水一般同。”
从这些角度看待,《养生记道》的几句话,不仅提供了一套理论指导,还展现了一种生活智慧,为我们现代人提供了一份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在我的理解中,此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个探索生命奥秘与修炼自我完善的大师级教科书。而对于我个人来说,将这份智慧融入我的日常生活与打击训练之中,无疑是我走向更高层次武艺成就的一个重要参考。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