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秘籍大全王文贤教授解密太极拳套路核心要素的反复之美

在万物更迭的规律中,阴阳交替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哲学。太极拳作为一门深厚文化遗产,也不例外,它的推手与套路都遵循着沾黏连随、不丢不顶、舍己从人这样的原则。笔者多年练习体悟,总结出四大核心要素:①腰为主宰;②虚实变换(动步重心定,定步重心移);③重心钻地心;④节节贯穿。

首先是“腰为主宰”,它意味着通过意念引导,以腰部带动四肢。在行拳时,腰脊承上启下,是完成拳路运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不仅仅是尾闾三焦穴,还包括胸椎和颈椎,因为它们直接控制着上肢和下肢的运动。因此,腰胯应该各有分工,以避免形成拧脊柱、中轴易断及脚下无灵活性。

其次是“虚实转换”,即动步时重心定后再移动。这需要注意到当尾闾坐在右脚跟上时,要提起左脚前移到位,而这整个过程中,不让尾闾移动,只能是在实脚上的固定位置。在提起虚脚时,用的是腰带动,不是用腿力,而是利用脊劲将足轻轻提起,这就是猫步,也符合叶大密老师提出的“逢转必沉”的练法。

接着,“重心钻地心”是一个系统工程,当臀部松开膨胀感流向涌泉,即可达到这一点。但这是条件性的必须同时松开腰、胯、膝、踝才能完成。而这种操作在一步随身换的时候应用,如当虚脚提起的一瞬间实脚再实一次,使得重心像水一样流入地心里,同时产生向上的反弹劲直达脊背,将虚脚徐徐送至前方。

最后,“节节贯穿”要求每一个动作从开始到终了,都想到了骨节之间的连续性,每一次虚实转换都要顺势进行,要慢、匀、稳,没有停顿或跳跃,有序地使诸式之间如同以索穿珠般连接起来。只有全身松透,可以实现内劲,使得柔软成为坚刚发展的手段。真正的太极拳追求的是走极端,从最轻到最重,从最柔软到最坚刚,因此不能混淆懈和软。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