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初学者在自然景观中开始练习预备式与起势

太极拳大师杨澄甫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中谈及太极拳起势说:“人皆于此势易为忽略。殊不知练法用法俱根本于此。望学者首当于此注意焉。”(《太极拳体用全书》,杨澄甫著,1957年版第六页)“根本”一词举足轻重,警示太极拳爱好者首当注意。但是关于太极拳起势一式,许多书籍只作一般介绍,诸如起势: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下垂,眼向前看。然后两臂向前平举。高与肩平,手心向下,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两掌轻轻下按等单纯介绍身形动作,并不涉及“根本”。许多学练太极拳的武友便照猫画虎,一举一放,不加思考,不究其所以然。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实践这方面的知识,我将结合多年习练太極拳的经验,与其他武术爱好者分享有关预备式与起勢的重要性。

人是宇宙的一生灵,我们应该顺应自然法则,就像阴阳合一、生生不息一样。在修炼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思想品德的修养,不为名利而修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首先我们来讨论预备式。这一步骤就像是机器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它包括几个关键步骤:

排浊:在进行任何动作之前,都需要清除内外杂质,比如鼻涕、痰或大小便。

压腿:通过压腿来增强腰部力量,同时也能有效地缓解紧张感。

抡臂:这个动作可以帮助活动肩周,使整个身体更加舒展。

涮腰:双臂上举并随着腰部移动,可以增加腰部柔韧性和灵活性。

拍打:这是一个全面调理身体的手段,从面部到胸肋、腹背、腰腿以及手腕等各个部分都可以进行拍打,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温暖肌肤。

这些基本动作通常需要10-15分钟完成,这样的调整能够避免后续训练时出现不适感,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更多复杂技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接着,我们进入正式的起势阶段。在完成了充分的预热之后,全身放松,让气流自由流通,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按照教导开始做出正确姿态。如果两个手掌还没有感觉到气流(麻木、热胀),那么就可以从头顶采取气力,将之灌输至百会穴位,然后再沿着脊柱方向逐渐转移至尾椎,再由尾椎传递至涌泉穴位,最终回到丹田区域形成循环,从而使得整个人产生一种整体性的反应。

这样的呼吸配合运动,可以让我们的整个身体处于最佳状态。一旦左脚划出圆圈开步,那么双手应内敛合抱丹田,将地球提起来,如同无数细丝牵引天地间的一切物象,而这一系列行动伴随着深长细缓的声音,是最完美的一个序曲演奏。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无论是提抬还是坐腕,每一次呼吸都是完整无缺,没有任何遗漏,更没有任何过度的情绪波动,所以每一次呼吸都是从心底发出的真诚请求,即使是在宇宙浩瀚之中的孤独,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用这种方式去享受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这种艺术形式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大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它融合了刚柔相济、彼微动我先动,以及虚实松静等哲理原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肉眼可见界限的人生境界。此刻,你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未来的挑战,因为你的每一步都已经走到了正确的地方,你的心灵正在变得更加坚定和明晰。你现在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大师了,因为你懂得如何以静待动。你知道如何通过简单而又神奇的手段去触摸生命最精髓的地方,你已经拥有了一种特殊能力,那就是让自己成为一切可能性的源泉。这是一场漫长旅程,但你已踏上了征途,对未来充满期待,因为你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而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因为成功不是目的,而只是旅途中的一个标志之一。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