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拳法中,碾脚是太极拳步法的一种独特技巧。陈龙骧大师曾形容它为:“以脚跟或掌为轴,脚尖或跟内扣或外摆。”这说明了碾脚是一种以一脚的跟或掌为中心点,通过旋转使得足尖或跟部位进行内扣或外摆的动作。虽然它主要被视为步法之一,但也有人将其称之为“碾步”。
杨式太极拳中的步法歌里提到:“坐曲撤碾钓副插,连仙分翻垫塌绞,斜敛追冲十八步,轻灵转动捕鼠猫。”从这首歌中可以看出,“碾脚”在杨式太极拳中的重要性。
李雅轩教授的杨式太极拳几乎每个势都包含了“碾脚”的使用。这体现了太极拳作为一种运动,其根本就在于一步,而身体则围绕这一基础不停地前后左右扭转。《太極經》指出:“其根在腳,用於腿,以腰為主宰,以手為形,由腳而腿而腰,一氣貫通。”因此,每一个势都必须从足下发动,并通过腿、腰、肩以及四肢传递至末梢。
由于“ 碾 脚”直接关系到身体的移动和平衡,它在各种情境下的应用显得尤为关键。在左转时,我们会使用左足执行“ 碾 脚”,利用左足跟部位作为轴心,将足尖向外展开,同时整个身体随着腰部的协助朝左方向旋转;同样的,在右转时,则是右足执行类似的动作。而当我们要上式做白鹤亮翅或者回身右蹬时,就需要先行内扣右足尖,再由左足外展,从而实现整体向左旋转。
无论是从保健角度还是技术应用来看,“ 碾 脚”都是非常有益的一个部分。
就健康锻炼来说,“ 碾 脚”能够有效锻炼人体关节,使经络畅通,对于预防和治疗扁平足等问题具有明显好处。此外,这种不断旋转与调整重心的手段,也能提高个人对平衡力的训练效果。研究表明,与其他体育活动相比,长期练习太极的人士表现出了更强大的平衡能力。
此外,“ 碾 脚”的运动还能够促进腹部肌肉及内部器官之间的相互挤压,有利于维护健康。此举也使得整个身体呈现流畅自然且优美姿态,如同云卷浪涛一般,不仅给予参与者舒适享受,也带给观众感受艺术魅力,为自身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对于技击方面考虑,当面临来自四面八方敌人的攻击,我们需要快速灵活地移动和改变位置。“ 碎 地 步 法 ”正是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设计出来的一种高效灵活性的步伐方式。在这种螺旋状变换中,可以保持关节圆滑自如,让手臂、腿部和全身保持柔软活泼,使肌肉纤维舒适地活动。当要求保持这种轻盈与灵敏时,“ 碎 地 步 法 ”便成为不可多得的工具之一。
同时,在防御和反击过程中,我们必须稳固重心并保持身体平衡。一旦失去重心,便难免倔首倒侧,无力应对敌人,因此“ 碎 地 步 法 ”就是根据敌我双方变化调整自己的重心并维持平衡状态最理想的手段——如同一棵生机勃勃的地球根系,无论何处伸展,都能扎根其中。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又把它称作“ 活 动 根 本”。
总结来说,“ 碎 地 步 法 “既被称赞成活跃,又必须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在漫长走弧线画圆圈的大舞台上,它不仅是一个行为发起者,更是在意识引导下根据需要引导人们进行前后左右方向上的辗轉腾挪。如果没有这样的需求而行动,那么便可能出现无序乱舞,即自我破坏;只有遵循天道自然规律,并逐渐实现虚实之交换才能真正达到目的。这正如《易经》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使是在实践中寻求虚实交换的时候,也必须遵循某些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机遇与力量。但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注意随着重量落入一只鞋子造成高度压力时,要及时调整重新分配,使那只鞋子的行动更加自由,所以才可达到顺畅、高效地完成所有操作。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