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重在找感觉,这一点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行家都应牢记。《太极》杂志第五期中,有一篇文章由郑州黄复元所著,题为“练拳重在找感觉”。这篇文章提出了九种感觉,它们对于理解和修炼太极拳至关重要。
首先,“骨升肉降”的感觉,即使身处地球引力之下,也能让身体轻松地做到“三松三竖”,保持“骨升肉降”的状态。这不仅体现了习练者的内在力量,还有助于打破僵硬,让动作更加自然流畅。
其次,“自身重量”的感觉,是通过放松四肢,让它们如同负着重量一般的沉甸甸的感受。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内力,以及如何利用它来推动拳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说要顺应地心引力和反作用力,而不是简单地用肌肉力量。
再来说,“脊柱行拳”的感觉。脊柱作为主导,手脚作为从属,以腰带臂发挥腰部的枢纽作用。随着功夫的提升,从局部力的使用转变为全身运动,使得整个身体成为一个连贯、柔韧的整体机器。
然后,“周身一家”的感觉,即每个部分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无一可忽视。杨澄甫曾经强调过,只有当你不动手时,你才是真正的大师。而这个观念也是我们学习太极时需要不断追求的境界。
接下来,“身如气囊”的感觉,就是像充满气息的大气球一样随着蓄发变化而胀缩鼓荡。这不仅是一种形象化的描述,更是指出我们的身体应该随着内外呼吸和拳势变化而产生节律性的胀缩感,这就是那被称为“开合鼓荡”、“棚劲”或“母劲”的核心概念。
最后,我们还有两种呼吸与打击方式:“吸缩呼胀”、“吸轻呼沉”。这些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拳势与呼吸之间微妙联系,不断提升我们的技艺和养生效果。此外,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要将技术上的细节限制住自己的自然呼吸,而应当以放松舒适为原则,在动作熟悉后逐步学习并实践这些高级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