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内功太极拳发劲的过程中,许多太极拳家常以“放箭”来形容太极推手中的发劲。我在练习老六路时,深刻体会到了内功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精髓,就像是在挥舞一根鞭子。"
在学习老六路第一步——腰带手时,主要是要将腰、膝、肩等关节放松,以储备内气,为扫清障碍、疏通能量道。至于老六路第二步——气带手,其目的则是培养和充实内气,以增强整体功能。在进行老六路第三步——意带手时,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意念调动和调整身上的能量,从而达到健身与防身的双重效果。
当我练习到老六路三承功夫的阶段,便能够真正感受到那被誉为“用意不用力”的妙境,这时候就可以体验到一种如同甩鞭般柔软而有力的手感。这一阶段,我会集中注意力于尾闾,用尾闾神经控制尾闾关节,使其成为操控整个脊椎及手臂这一长鞭子的柄,让意念轻松地握住,然后随着意念的一动,全身便如同一条灵活的鞭子,在空中甩出或拉回,不论前后左右都可以自由选择目标。
这种甩鞭式的力量既柔软又脆弱,但同时又充满刚劲,有力地作用于对方身上,让人既感到恐慌又舒适无比。它不仅可以直接攻击,也可以缠绕周围,对方无法躲避或抵御,只得束手待毙,其妙不可言。
这种甩鞭式的内劲,与普通力量不同,它是一种生物电,是自身存在的一种能量流,可以侵入控制或麻痹对方,将他们置于无从抵抗之列,无论肩胛、腰椎还是四肢百骸,都听不到指令,即使有千斤重力的力量也难以施展,只好任由自己摆布,其乐无穷。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