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重炼心境,古代神功在自然中寻根发芽。太极拳之名源于“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即大道存於小道之道。练习太极拳需遵循大道的法则,即义至精、法至严,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太极图外圆内含两条鱼形,象征阴阳和谐共存。在练拳时,要采纳天地宇宙的大气,同时调和脏腑中的气血,以实现“天人合一”享受长寿。
要点如下:
圆形:如同天地无限广阔,全身都应处于松柔圆滑状态。
双鱼形:分阴阳,如同变化万千却有一个平衡点。
鱼眼: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过程,是逐步进行的变化。
阴阳平衡:动静相随,有着一个收缩伸展的心理定位。
(二)过不及与随曲就伸是推手中的重要原则,无论是在打拳还是推手,都不能过度或不足,而应保持一种适度和平衡。
(三)走黏相生与背势黏劲是推手技巧的一部分,其中包括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以及攻防双方需要灵活调整以达成一种默契。
(四)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是指在对抗时要根据对方的速度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反应,不断修正自己以迎接对方的变幻莫测。
(五)由著熟渐悟懂劲,则能理解到每个招式背后的意图,并将其融入自身实践;通过不断实践总结,最终达到“知己知人”的境界,对敌人的攻击有了预见并能够迅速作出正确反应,从而实现为所欲为的状态,这便是「阶及神明」的一种体现。
然而,此等高深技能并不容易获得,它要求持久且坚定的努力,一般来说,只是勤劳工作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理论研究才能真正达到豁然贯通的地步。此外,在练习过程中还需注意虚领顶劲与气沉丹田,以确保呼吸与意念之间协调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