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解者,另类解释也。其思维逆向,违背常理,出乎人意料之外;其心裁别出,独辟蹊径,又在拳运行之中。现对“人刚我柔谓之走”,以“搂膝拗步势”为例,别解如下。
假设对方用双手欲将我右臂腕肘部位擒拿,将我捋挒之,我灵敏感应于前,在对方对我擒拿捋挒之际,右臂轻松将对方化解。我不仅仅是使用了搂膝拗步一势,还运用了太极拳中的其他各式技巧和原则,如转、斜、提、收等,以此来更深层次地去理解和掌握“走”的艺术。在这个过程中,我既要保持内外合一的状态,也要让我的精气神形与动作相结合,使得整个身体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化解对手的攻击,并且迅速反击。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操作中,“走”并不是单纯依靠搧腿或侧身而已,而是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姿态和招式来实现,比如横扫、直刺、大圆圈、小圆圈等,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技巧。而太极拳中的每一种招式都是多面用的,都能根据情况灵活调整,使得防御能力更加强大。
再说到“粘”,它是一种特殊的情境下的技术,它要求我们能够紧密地跟随对手,让自己的身体好像沾黏在一起一样,不断变化以适应对手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很高的情报处理能力以及非常好的反应速度,同时还要掌握如何利用自己的力量来牵引对方,使他们感到自己处于被动状态,从而逐渐失衡。
这里需要进一步澄清的是,“粘”并不仅限于某个特定的姿势或招式,而是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比如转体、弯腰、倾斜等,用这些方法来模拟粘连关系,让自己好像总是在控制局面。同时,我们还需注意的是,无论是在使用哪种技巧时,都不能忘记太极拳中的基本原则,即顺应自然,与敌无接触,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防守与进攻之间的一致性。
最后,我想补充一点,即使是我所表述的这些文字,也只能算是一个简单粗糙的大纲,对于真正深入理解“走粘”的奥秘来说仍然远远不够。但愿同行们能从这点小小的心得启发中获得更多见识,更好地领悟到这门古老武术中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