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派,作为中国武术五大流派之一,其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从古籍记载中可以看出,崆峒派的武学早已超越了少林、峨嵋、武当等其他流派。在《庄子》、《尔雅》、《史记》等著作中,都有关于“空同之人武”的描述,这些都反映了崆峒派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并发展起来。
唐代是崆峒派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花架门”被创造出来,它是崆峒派重要高深武功的一部分,并成为了该派整体架构的完成者。飞虹子因其贡献,被尊为第一代掌门人。
晚清时期,崆峒派达到顶峰,而到了现代,它似乎逐渐消失在普通人的视野之外,只剩下在武侠小说中的虚幻形象。不过,在现实中,崆峒派并不仅仅局限于剑术,它还包括扇子、拂尘、铁耙和双钩等多种武器。
金庸曾经立碑于崆峒山上,以表彰这段辉煌历史,但事实上,崆峒派的影响力远不止这些。它遍布南方地区,其中尤以广东最为显著。在这里,不仅道士练习这种武术,即使平民也能学习到各种器械技巧,如月牙铲、拂尘和扇子,以及拳法如先天十八罗汉和八卦掌。
今天,一位名叫释妙林的大师依然坚持练习这一传统。他与第十代掌门人燕飞霞结缘,并继承了她留下的遗产——珍贵的“田黄石”。通过这个遗产,他致力于振兴这一古老而伟大的文化遗产。
整个传统包含八个不同的门类,每个门类都有15到16套拳法共计118种。这其中,从初级到最高级别的技术,无一不展现出了柔美与刚猛相结合的特点。然而,对于成为一个真正掌管此艺术的人来说,他们必须精通所有108种技术,这是一项极其困难且罕见的事业。不幸的是,因为缺乏这样的奇才,我们知道很少有关前九代掌门人的信息。而第十代掌理人燕飞霞则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活跃于世界舞台上的传奇人物,他以年轻的时候就取得卓越成就而闻名。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