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太极拳大师李和生的指导下,我有幸学习了杨式内功太极拳老六路。2007年5月,我开始了这段练习之旅。尽管时间不长,但我收获颇丰,尤其是在体会到腰部的重要性方面。
首先,我明白了为什么要练撤腰。在太极拳中,以化为发、为进是基本原则之一。当我参与推手训练时,始终保持着先走腰、撤腰的姿态。这有助于让对手难以找到我的劲源,同时也能防止后仰摔倒的风险。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悟透,我逐渐掌握了一些技巧,使得我的腰部变得更加灵活和活跃。
接着,我分享了如何进行撤腰的练习。我发现单独站立时,可以将重心放在脚后面,并且用意念想象对方施加外力,这样就可以使身体向后移动并降低重心。此时,脚尖自然而然地悬浮起来,只留下脚底与地面的接触点。在此基础上,再次加入对方施力的情况下,将身体整体向后移动,使得整个过程既安全又有效。
在实践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要确保每一步都由腰来驱动,而不是只关注脚步。如果没有良好的腰部支撑,那么腿部和脚步就会跟随而动。同时,在撤退的时候,不应忘记保持胸怀含胸垂肘,这样才能避免破坏自己的中心线,从而维持稳定的重心。
接下来,我谈到了如何把生活中的“胯”转变成太极中的“松”。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因为胯关节比想象中更具挑战性。但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悟透,最终能够达到一种状态,即胯与脚成为一个整体,与大地深深相连。这不仅增强了脊椎内柔韧性,而且还促进了经络循环,让气血流畅无阻,最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松软与灵活。
最后,我解释了松腰如同砍树一样的手法。当我们想要松开自己的“虚空”,其实就是要利用意念去影响对手的“实物”。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轻易控制对手的方向,无论他们如何反抗,都无法抵挡我们的威力。这是一种非常高级且不可思议的手法,对于初学者来说,它可能显得有些抽象,但随着时间和经验积累,这样的感觉将逐渐明朗化。
总结来说,通过李和生先生传授给我的知识以及自身多年的努力探索,我学会了一种全新的感受——即使是在平凡的一天,也能像一棵参天大树般坚定不移。而这一切,全靠那被称作“意”的力量,它让我们的身躯变得轻盈而强大,就像一棵树根深入地下,却依然能够屹立风雨之中。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
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