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术源流谱系 拳术有内外家之别﹐外家传自少林﹐内家始于张三丰。三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但道梗不得进,他夜梦元帝授以拳法,从此厥明,以单丁杀敌百余人。三丰的武学百年后流传至陕西,王宗名最著称,之后传给了温州和陈州同门。明嘉靖间,传到了张松溪手中。松溪恂恂如儒者,对待朋友恭谨,如果有人求其武艺,他总是推辞不肯授业,有少林僧几位听闻其名,便前往鄞县寻访。一日,在酒楼偶遇,一僧跳跃而来,他们打斗起来,松溪稍侧身举手相迎,那僧如飞丸般落地重楼下,不幸险些死去。这一幕震惊众人,使得那几个少林僧纷纷逃散。
松溪将武艺传给了四明叶继美近泉,然后近泉又将之传递给吴昆山、周云山、单思南、陈贞石、孙继槎等人。而昆山则继续向李天目和徐岱岳转化;天目又将其技艺分配给余波仲、吴七郎和陈茂宏;云山则把它的秘密授予卢绍岐,而贞石则把它们教会董扶舆与夏枝溪;继槎再次分发到柴元明及姚门石两位师傅,以及两个叫“耳”、“尾”的僧侣。
思南也教授王来与咸征南二人,这两人在使用拳技时,每每能点对方的穴位,有晕死哑声等多种致命效果。在这一套太极拳中,最核心的五个字是敬紧径切勤,它们体现了对练习者的严格要求。在经历了沉痛的人生变故之后,即使到了晚年,也依然坚持素食生活,以表达他对这套拳法深厚情感以及对生命价值的理解。
清朝时期,这套太极拳又被继续教授下去,其中包括山右王宗岳。他所著作的《太极拳论》就是基于他的研究成果。此后,又经过数代人的精心培养,最终在河南省长兴县由陈先生发扬光大,并且吸引了一批学生学习其中奥妙。当时的一位杨先生名福魁,因倾尽家财而投入学习,还隐匿在隔壁房子里偷窥老师教学的情况直至掌握全貌。此后,他终于得到老师露禅的大力肯定,并成为该派学员中的佼佼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套太极拳逐渐发展开来,由杨露禅进一步完善并再次口述,其弟子陈微明记录下来。这份书籍于1925年由上海致柔拳社出版,是我们了解这一段历史的一个重要文献资料。不过,由于记载可能存在遗漏或错误,所以仍有许多细节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和补充。
2025-05-17
2025-05-17
2025-05-17
2025-05-17
2025-05-17
2025-05-17
2025-05-17
2025-05-17
2025-05-17
202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