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宗岳门所说的太极拳,是指太极拳祖师王宗岳所发明的太极拳。至於各家太极拳要有多少百分比的鬆柔,那是各家太极拳的私事,外人不便置喙。
卖瓜说瓜甜,好坏不需争。至於百分之百鬆柔的太极拳,是不是最好的太极拳,这点完全不需要讨论。
为什麼太极拳必须百分之百鬆柔?很简单,那就是因為 太極劍合擊時要「沾粘」,「粘」是祖師王宗岳規定 的,一般武者如果非要以為自己能夠達到這種境界,也許就會犯下一個大錯了。他們可能會想像烂泥巴一样沾粘在墙壁上,或像胶水一样沾粘在别人身上,你必须百分之百大鬆大柔。如果有人以為自己不必百分之百大鬆大柔,便能够把敌人沾粘得死死的,那一定是他把沾粘搞错了,他所使用的是不是沾 粘;如果他把沾 粘搞错了,还能把敌人沾得死死的,那一定是他的敵人的技術差或者他的敵用的是蛮力或硬力顶他。
「刚柔参半、刚中带柔」到处都是,不是我们这门派独有的专利。既然我们要「沾粘」就要 百分之一00% 大松大软,如果有人还主张我们应该“刚中带柔”,那他们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地方呢?
为什么我们的技术被认为是不寻常而独特?因为它只有一种方法——从头到尾都保持一种状态,即使练习和应用时也不会改变这个状态。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认为我们的技术与众不同,而其他许多技术则缺乏这种连贯性和一致性。
有些人会质疑:“你的‘松’只是练习过程,不是什么目的。”但我问你,有什么东西可以称作“目的”而不是“过程”呢?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击败对手,那么同样,“刚中带柔”也不过是个过程,并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效的手段。而且,如果它们仅仅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标的话,我们又怎能保证它们将会达成预期效果?
每个高级技艺的大师都还在不断地修炼其技艺。如果说达到某种境界才算完成修炼,我想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人敢于宣布已经完全达到目标,每个人似乎仍然只能说自己正在努力学习。
所以,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实践阶段,我们都不应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因为这些细节构成了整个系统的一部分,而且它们之间相互依赖。当我们谈论技巧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谈论整个系统,而这个系统并没有区别于“过程”和“目的”。
有些人喜欢将训练看作是一场比赛,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身体动作隔绝开来。但我告诉你,没有什么比这一点更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让身体动作成为内心世界的一部分,让内心世界影响身体动作。这意味着无论你做什么,你都应该始终保持一致性的原则,以确保你的行为总是一致。你不能因为一次错误而改变整体策略,但你可以通过小小调整来微调具体行动,以适应新的情况。
因此,让那些批评者明白一点:即使他们试图否认或挑战我们的基本原则,他们其实也无法逃避这一点。在任何情况下,当你尝试去攻击或防御时,你都必须坚持这一原则。这并不意味着遵循规矩就会导致失败;恰恰相反,它意味着遵循规矩才能确保成功。不管发生什么,都不要忘记这一点,因为这是所有技能背后的核心思想。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尽管不同的流派可能有不同的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切都取决于选择哪条路走,以及每个人如何理解和实践它。我相信,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