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派拳种清拳六大门派收入之冠

清拳:汉族传统长拳中的瑰宝,源自佛教。它在北京潭柘寺的传承中逐渐成熟。在光绪年间,这门拳艺由养性大师(俗姓温名仰)传给了河北宁晋县的李鹤鸣。随后数十年,养性大师在冀中地区广泛弘扬清拳,并与当地善信结下深厚情谊。李鹤鸣所授第二十四代弟子包括杨重德、杜二滨、刘铁侠等人,他们共同推动了清拳在冀中流布。

清拳以“一清二静”为核心理念,其实践体现了心无杂念和内敛不张扬的精神追求。“一清、二静、三静四庄严”,这四个字分别代表着心灵上的纯净、练功时的专注、环境中的安静,以及庄严肃穆的情境。这不仅要求练习者保持良好的内心状态,还需选择一个安静而庄严的地方进行修炼。

作为少林武术继美之选,武当比踪之冠,清拳集纳两家精华,不仅技巧上超越前辈,更是在气韵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发源于燕北丛林中的古刹——潭柘寺,是唯一缘起京西八十里太行山脉及幽州边陲的一种武学艺术。

直至1908年,即明朝宣德三年,当时的第二十二代传人养性大禅师,将这门高超武术正式传授给了一位俗家弟子——河北宁晋县的人士李振鸣,并将其改名为李鹤鸣,从此开始进入普通社会的普及阶段。

作为一种结合形意力道并融合禅法的大型综合运动项目,清拳包含多种训练方法,如禅定调身法、气敛入骨法等,以达到身体强健的心理平衡。此外,它还具备跌打损伤救治、刀枪红伤治疗以及正骨接骨等多方面医术,使其成为现代人寻求全面发展与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参考点。

标签: 武林人物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