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不是24式太极拳口诀表松得开合得住吗

陈式太极拳,自古以来便被誉为武术中的奇葩,它不仅能够养生,还有着令人瞠目的技击效果。据拳前辈所说:“挨到何处何处击,我也不知玄又玄”,其神威震慑了无数江湖儿女的心。那么,如何练就如此超强的功力?各家拳论纷纷争论。

余人多年练习后认为,整体劲是陈式太极拳超强功力的关键表现之一,而“松开合住”对整体势的形成至关重要!有的拳论上云:“得大松者得大道”,这说明在太极中,“松”的作用不可忽视。

所谓放松,是指立身正坐,全身关节松开、肌肉放松。在行功时,我们要求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穿、虚灵在中。这需要追求“松”但不是丢懈,而是能使周身筋骨做到伸筋拔骨直至柔若无骨,如龙蛇之相;而且要建立在劲的基础上,不丢不顶、不偏不倚,这才是和谐、中庸、太极。

通过放松减少对抗肌的用力,但必须“合住”,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我们讲到的“合”,就是内三合外三合之说: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外三合;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内三合。这说明“合”的重要性。

实践中,我们始终要求一动全动,上下相随、中间动而上下应,这本身就是一种“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达到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下动而中部应,使周身相互调动千钧之力凝于一点。这符合拳论中的理念:“劲起于足,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

落地生根,对脚下的稳定至关重要。如果脚下不安,就像无本木,无源水,那么身体尽量放松,则自然稳固。一旦稳固,每一次爆发都将更有效果。这里每个部位恰到好处的一致,就是我们说的“ 合”。

以掩手肱拳为例,在预备式时,要立身中正,将重心放在右腿上成右弓步,然后迅速转腰拧裆,同时转左胯转左膝转左踝,使整个身体如同弓弦拉满,一触即发。而当释放时,以蹬地反作用加大右腕爆发力,并使左臂配合形成对拉力,从而保持平衡并增强力量。这种腰裆默契及协调一致,便产生了刚猛脆壮的整体爆发力。

因此,“ 松开”和 “ 合住” 相辅相成,没有它们两个共同作用,便谈不到真正有效的整体势。在不断练习过程中,让两者循序渐进,最终会产生那令人惊叹的一气呵成的整体势。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