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轩(1915—2004),名軏,字仲轩,天津宁河县人,是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的传人,被尊称为“武林二先生”。他出身于京津地区的官宦大家族,但由于遵守武林门规,不愿仕途,他在34岁时选择了自我封闭,一生未收徒弟。晚年,他将珍贵的史料和拳理通过《武魂》杂志发表给世人,这些文章不仅提供了历史资料,也深刻地展示了中华武学高峰期的最后一位见证者。他的存在,对海内外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清朝灭亡后,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民间习武逐渐受到鼓励。在孙中山、冯玉祥等领导人的提倡下,甚至有政界领袖直接在武术馆任职,这使得中华武学迎来了一个繁荣时期。形意拳作为代表中国传统技击艺术的一种流派,其实战水平达到了顶峰。
李仲轩对其师父薛颠等前辈功夫印象深刻,即便是现代人也难以理解其中奥秘。他认为,要想真正掌握这门高深的手法,不仅需要极高的技术,更重要的是修养和品行。一旦达到一定境界,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轻易出手伤人或为了名利而炫耀自己的技艺。
然而,由于1949年后的政治环境改变,一大批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古代 武术被系统地铲除。当年的许多著名武术家,如李仲轩的师父薛颇,在1953年遭到枪决。这段历史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失传之痛,以及那些默默付出的民族英雄们所面临的人生悲剧。
个人荣誉
李仲轩34岁退隐一生未收徒弟,在晚年通过《武魂》杂志发表系列文章,为后世留下宝贵遗产,被誉为“中华武学最后一个高峰期的最后一位见证者”,他的作品引起了全球华人的共鸣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