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鳟的智慧如何以飞蝇诱惑红鲫鱼的心得体会

赤眼鳟分布较少,故知者寡,但一旦接触,便可能产生强烈兴趣。许多人虽有钓获经验,却非因了解而获,或许是偶然。飞蝇法与守株待兔大异,其乐趣更添层次。

首先须知目标鱼种——赤眼鳟,属鲤形目、科名为鲤科,体长可达四十至五十公分,栖息在水体中下部,无毒淡水鱼类。其形态特征似草鱼,但具红色斑点,因而得名。上頜两侧有极短小的须,下咽齿三行呈钩状,上唇平扁,腹圆后端稍侧扁。

了解赤眼鳟后,可与草鱼辨别出不同,要捕捉赤眼鳟,更需深入研究其栖息生态及环境,以提高得鱼率,不致误投无效之地。

赤眼鳟喜于江河流缓湖泊等开阔水域的中下层水域,以水草沙滩为栖息区域,其行动缓慢泳力强续战久成长速度慢个体不大,是杂食性多以藻类植物为主成年多捕食昆虫小虾小鱼幼年则以小虾、小鱼、卵浮游生物碎屑为食。

清楚了赤眼鳟生态环境,即能绣制其食物毛钩变化多端对其功效待试验验证。此外所选竿子及线索应适合#3至#6号数岸边常见用竿较不需太大口径亦相应大小选择#8至#12号毛钩适合成年/#12至#14号适合幼年。

江河交汇处觅食时选用F全浮线同一标点连续就饵;缓流区浅沙滩寻找标点易寻;水库湖泊需花时间寻找标点经过放流两到四天回到原地继续栖息觅食黄昏早晨同位表现相同。在此选择F或F/S前沈线简便寻找如风尾吹动浮游生物靠岸方便出现即刻就饵收线瞬间惊喜。在干式落虫饰带式毛钩皆可应用于以上叙述环境中使用。

标签: 武林资讯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