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内丹的派别。相传起始于青城丈人,又有李八百等人习传之。薛道光《悟真篇三注》:“张紫阳仙翁遇青城丈人,授金液还丹之妙道。”意谓张伯瑞曾师事青城丈人。
张紫阳(984~1082)中国北宋道士。内丹学家。原名伯端,字平叔。天台(今属浙江)人。少好学,精三教典籍。一度为府吏,因触火烧文书律,被谪戍岭南。在宋英宗治平年间随龙图阁学士陆诜自桂林赴成都。当神宗熙宁二年,他在成都遇到了刘海蟾(一说是青城丈人),得到了金液还丹之诀,从此改名用诚,号紫阳山人。他在熙宁八年撰写了《悟真篇》,宣扬内丹以及道教、禅宗、儒家的三教一理思想,被奉为南宗五祖之一,并称紫阳真人。
后来,由于对官场不满和对案件的同情,他看破功名,最终因“火烧文书”被发配岭南。在岭南期间,他开始探索大道,在晚年的浪迹云水中寻求真理。在宋英宗治平年间,他得以回到朝廷,在成都天回寺再次遇到异人的指引,将他的修炼心得和秘密传承给后来的人。
他著作了《悟真篇》并将其心法倾囊相授给石泰,使其成为嫡系传人的接班者。此外,还与马处厚交往并得到资助,以便继续他的修炼生涯。在晚年时期,张紫阳返回临海,并在那里完成了多部重要作品,如《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金丹四百字》等。
尽管没有亲自创建一个独立的教派,但在去世之后,其弟子们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影响力。这股流派最终发展成为以《悟真篇》为基础的重要内丹流派,被称为“金丹南宗”,与全真道并列为“金丹南北宗”。张紫阳及其弟子们被尊称为“南宗五祖”,其中包括石泰、薜道光、陈楠和白玉蟾,他们都是继承者,也是这门学问的关键推动者。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