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入研究了陈式太极拳的24式口令,发现其与杨式太极拳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差异。比如两者都强调心静体松、立身中正、虚领顶劲和沉肩垂肘,以及膝微屈和脚五指抓地等基本动作。不同之处在于杨式太极拳的手掌是自然分开,而陈式则采用瓦垅掌,指肚微后张,并且要求劳宫穴要虚,虎口要圆。此外,陈式太极拳中的缠丝劲、蓄发力和呼吸运气特点尤为突出。
学习陈式老架一路需要逐步提升,从浅入深进行。在五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练习要求:
第一阶段:确保立身中正,不前俯后仰、左右歪斜。
第二阶段:配合呼吸,使内气按拳架动作规律运行,以达到一气贯通。
第三阶段:确保拳架正确动作自如,内气充足。
第四阶段:修炼技击含意,使得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灵活应变的能力。
第五阶段:将所有动作融会贯通,让整个人像在做一件既熟悉又流畅的事情。
通过多年对杨式太极拳的练习,再加上一年时间对陈式老架一路的学习,我已经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气感。我能根据拳架要求进行规律性的呼吸,这不仅使我的手部感觉到麻胀,而且手指会不自觉地轻微活动,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也更加喜欢这项运动。
90年代亚运会之后,我曾经因为浅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而长期服用药物,如胃得乐、三九胃泰等。但是自从开始练习 陈式老架一路并掌握了其中的一些基本功,对我的身体产生了积极影响,我很久没有再吃药,并且没有出现任何症状。这促使我想探讨一下如何通过某些具体的动作来理解太極拳中的呼吸原理。
首先,我们可以看待“起与落”的呼吸,即手臂举起时吸气,下按时呼气;“开与合”的呼吸,即当双手展开时吸气,当合拢时呼气;“升与降”的呼吸,在身体重心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分别进行;“屈与伸”的呼吸,当手臂由屈转伸时分别进行;以及其他诸如蓄力与发力的配合,其中全身力量的一般放松然后迅速释放,与深浅缓急相适应。
最后,“内旋与外旋”、“向心离心”、“虚实”等概念也涉及到了具体操作上的注意事项,比如当双臂靠近胸前(向心)或远离(离心)的瞬间改变喘息节奏。当左脚提起准备蹬出(虚)或实际蹬出(实)的时候,也应该调整喘息方式。这种全面的协调作用让整个练习变得既平衡又连贯,使得练习者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5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