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绝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往往有些练拳者不得其要领,一年、二年、三年过去了,身上的僵劲仍然没有化掉,走起拳架来浑身僵硬,不流畅。针对其造成的原因,我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四个重要环节:
首先,要明画大圈之理。练八极拳者,既要掌握好拳架的标准,更要弄清怎样达到标准。必须要经过一个从画大圈,到画中圈,再到画小圈的过程,才能达到最高境界的无形圈。因此,我们必须认认真真地走好画大圈这个环节,用一至二年的时间认真地画好大圈。这是为了把身体内的重要骨环、关节画开、画活,以达到身肢放长和流畅运动。
其次,要明三节之理。全身有根节、中节、梢节三节之分,即臂为梢節、身為中節、腿為根節。此外,每一節又各有三節。在用两臂走圆时,要做到肩、肘、手相开;合时手、肘、肩相合;发劲时,一定要做到根催腰达梢发。此法久而久之,可以达到节節贯通,使周身上下动作协调顺畅,无不随意。
再者,要明缠丝运动之理。我们应该学会上下缠、一前后缠、一左右缠、一进退缠以及正斜缠的一顺一逆双顺双逆五对螺旋缠丝进行正确训练,这要求我们在行拳走架中保持均衡对称协调,没有偏倚过度或不足。而且通过腰脊螺旋运动和胸腹折叼运化带动全身上下的螺旋缠丝,从而使气血流注于奇经八脉十二经十五络,加强筋骨柔活肌腱韧带。
最后,要明用意不用力之理。在太极拳中的运行法则是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心为主。这需要我们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柔化,全身筋皮肉骨肌腱韧带尽可能松开伸拔拉长,由此形成掤劲,使内气通于经络充于肌肤,让周身上下形成富有弹性的掤劲。
只有这样,在自然环境下逐渐学习和实践这些原则,我们才能成功地将自己的身体转变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机器,为自己提供一种健康快乐生活方式。如果能坚持下去,最终会实现我们的目标,那就是让自己的体内产生出真正可用的太极内力,并且能够平衡自身的情绪状态,从而提升整体素质和福祉。不过,这条道路并不容易,它需要耐心细致地去探索每一个细微变化,同时也需要不断调整我们的姿势与呼吸,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挑战。但如果你愿意投入时间精力,你一定可以成功!
2025-05-20
2025-05-20
2025-05-20
2025-05-20
2025-05-20
2025-05-20
2025-05-20
2025-05-20
2025-05-20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