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中的掤劲,仿佛一位智者在低语,透露出对武学奥秘的深刻洞察。它在太极拳的形式上讲究螺旋缠丝,在运用方法上则是松沉。在太极拳中,劲法有多种,如螺旋劲、松活弹抖势、暗势、明势、沾粘势、沉势、拥势和崩炸势等。练习者如何理解这些变化,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
每个练习者都知道,掤力无处不在,它出现在所有交手之中,被称为“处处有掤”。但何为掤?从字面意义来看,“掤”这个词很难找到定义,因为古代文字差异和习惯用法,使得后人只能顺其字而加以诠释。
我根据对太极拳实战经验和演练,对“掤”作了一个试探性的解释,以帮助爱好者轻松理解和掌握太极要领及技巧。我认为“掤”就是“捧”,意指用手捧起物体,不论重量大小,都应保持与被捧物体重量相匹配的力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失去控制或物体下落,这就是“丢”。
如何将这种技术运用于实战呢?当敌人发力时,我们可以视其力量大小和速度变化作为我们出手时的手势大小和方向变化。这就是所谓的以不变应万变,也是太极拳不丢不顶的法则。一名真正高超的人,其出手几乎是不需要多大的力气,他通常会在对手发力的末端点着,因此强弩之末势,将敌人的力转化或改变,而自己的动作却与对方紧密配合,从而实现无损防御。
那么,我们又如何运用这一技术将敌人的攻击反射出去呢?关键是转化他们的来势。在与敌人交手时,不仅仅是单纯的手部动作,还可能涉及身体某个部位,或臂部躯干腿部任何一部分,即所谓的一切都是通过接触才能使对方无法进攻。当这一瞬间发生时,就能够阻止对方继续施展攻击。而且,一名高水平的人,在使用这一技术时,其时间会非常短暂;相反,如果功夫较低,那么就可能找不到合适的时候进行反击,而且连随也变得困难。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0
2025-03-24
2025-03-20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