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自练习了四十多年,从外家到内家,深刻体会到了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瑰宝的独特魅力。对于如何开始练习以及应该练习什么,这一直是许多同好朋友们关心的问题。我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在“松柔”方面不断追求精准,是达到真谛、实现技术提升的必经之路。在此,我将分享一些个人见解,诚挚地期待各位大师指正。
一、松柔三步骤
首先要明白的是,“松柔”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种需要通过长期修炼才能掌握的技艺。从我的理解来看,可以将“松柔”的过程分为三个层次,即三部曲。
思想精神上的松:这是练拳的意识基础。精神紧张和杂念干扰会阻碍进入正确状态,因此,我们必须排除杂念,专注于动作和用法。这就像陆地游泳一样,一种无形的阻力让我们更加专注。而且,在表演或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也非常重要,这不仅是技术要求,也是性格修养的一部分,有助于培养稳重的心态。
肌肉筋骨上的松:这意味着从精神上到身体上的放松。杨澄甫先生曾说:“全身筋骨要松开,不可有丝毫紧张。”太极拳强调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如果肌肉紧张,就无法实现流畅自然的动作流程。
腰领全身上的 松:这里讲的是放松也有其秩序,与腰胯一起放 松,然后四肢随之跟随转动。腰部被称为一身之主宰,只有腰胯放 松,全身才能够顺畅移动。此处提到的“静”,并非绝对空无,而是在排除杂念后专注于动作与用法中寻找平衡。
二、达成真正状态
太极拳中的“松”,究竟是什么样的状态?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大多数人都知道要做到,但关键在于怎样做呢?比如思想上要达到一种既不是愤怒又不是懒惰,同时又能提起精神;形体上则不能僵硬,也不能完全放弃抵抗力量之间找到平衡点,这个难度很高,因为它似乎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只能通过实践去感悟。
举例来说,一根棍子如果过度弯曲或伸展,则表现出僵硬;另一端固定在两棵树上但没有拉得过紧的话,那么绳子呈现一定形状,但内部仍有一定的拉力。这类似于太极拳中的某些姿势,如双手前伸,如果所有肌肉都绷得很紧,就像是棍子;如果所有肌肉都处于完全放软状态,就无法保持前伸姿势。这时应该找到一种垂肩坠肘坐腕舒指的情况,用上肢肌肉支持单手或双手前伸,使其既不僵硬也不完全失去支撑能力。如果有人试图推你,你不会死命顶住,也不会毫无反弹退让,而是根据对方力的大小方向适当调整掤劲往回收,再配合腰腿转换,或捋采随机应变,这就是太极拳中的真正意义上的“放”。
三、生物力学视角下的理解
从生物力学角度来看,肌肉可以分为原动肌、协同肌、对抗肌和固定肌等类型,并且它们在运动过程中还表现出收缩、拉长甚至放在相互间变化这些复杂情况。每个部分都是为了完成特定功能而存在,每一次运动都是由不同类型和工作方式相互协调作用产生的一个整体效果。而任何超出规定范围或者未按规律进行活动都会导致拙劲或者疲劳,无论传统理论如何描述,其本质不可避免地涉及这些基本规律,所以弄虚作假只会使事情变得更加混乱而难以理解。
总结一下,我认为打造完美风范并不意味着永远轻盈灵活,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有效使用我们的身体资源,以最小化损耗同时获得最佳效果。不断探索这一领域,让每一次呼吸成为艺术,每一步迈向卓越,都是我持续追求与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我期待着听到您的意见,以及更多关于这项旅程的人生智慧分享。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