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自学之路站桩的重要意义

武术自学之路:站桩的重要意义

任何拳术套路都是由若干拳(招)式所组成,太极拳亦然。因此,很多人便认为练拳就是练招法,练会了套路动作就算毕业。其实不然。为什么呢?因为招法本无属性,而劲法才有属性。招法的性质是由劲法决定的。

有些人不懂太极拳的劲法,或者懂得不完全,搬用日常的用力方法(太极拳称之为后天的拙力)练太极拳。然而,这种做法并不能真正发挥出太极拳的内在力量和技艺。

要想出内劲,就必须通过站桩来实现。在谈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简单认识一下脊柱的构成。在此,不妨回头看看建立坚实点时的情形,那时腹部才是紧张的,同时并不充实。

脊柱,它作为躯干的中轴,是支持身躯直立和承上接下的关键结构。整个脊柱由24块零碎而不规则的骨头所组成,这些骨骼既不可用力把它们挺直,也不可像懈怠时那样毫无控制地任其软曲变形。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使整个直立的人从头顶到足跟每一块骨骼都各安其位。这可以使躯干正直而立,不犯挺胸收腹和弯腰驼背之病,更有利于躯干肌肉松弛。而腰部最关健的是第三节腰椎,即命门穴,是修练太极内功关键部位。

我们如何才能松腰呢?这就涉及到了站桩的问题。当开始学习站桩的人们,最首要的是理解不是松,而是紧,使整个体重均匀分布在两脚上,全身重量平均垂落在地面上,只是轻轻地与地面相接触。如果感觉足掌或趾着力,则说明身体向前俯所致,应加以纠正,以免造成肉体紧张。

这里须知的是“内部坚实点”,即丹田处。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因为只有当这个区域被正确锻炼,当我们使用全身力量进行运动时,这个区域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提高我们的整体力量和平衡感。

为了建立这个内部坚实点,我们需要配合呼气,并且让气呼出体外。当肺下沉后,由于呼气产生反作用力的压迫,以及下肢蹬地起力的同时提肛效果,它们共同施加对腹内的一系列压力,使腹围受到扩张压力的反抗,从而变得更加结实。此过程中胸廓保持虚松状态,没有感到紧张,因此能够更有效地传递力量至手臂等其他部分,并通过背部导入力量,使得整个人形成一种稳定的、协调发展的大圆圈形态,从而达到最高效率的一击制敌效果。此外,还需注意舒胸走背,将任务交由脊背负担,让背肌与脊柱贴合牢固,以确保大圆圈形态在使用期间维持稳定性并有效传递能量以执行打击动作或防御措施。此过程中的生理现象及其作用,在建立“腹部坚实点”之前,便已经开始发生,为未来高效能量传递奠定基础。而此前,对于未经训练过的人来说,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对于那些投入时间精心培养自己的习惯者来说,却是一段宝贵旅程。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