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2月26日下午3:00至5:00。地点:位于本地护城河下游的狭窄水面。天气:晴朗见多云,气温在1°C至7°C之间。钓饵:使用红虫作为诱饵。钓法:采用走钓技术来寻找鱼类,以提高咬钩的概率。装备:搭配了7米光威竿和4.5米台钓组合。
走钓和路亚钓都不会打窝,而是要“食找鱼”,以提升捕捉到的鱼类数量。在仲春时节,这种方法对捕捉非掠食性鱼类尤为有效,因为这时候鱼儿开始争夺产卵区域,变得更加活跃。我通过几次实践并参考去年的经验,现在认为这种方法仍然有待完善,因为尽管鱼群依旧成群结队觅食,但“寻找食物”的优势还是可以体现出来。
故事发生在小雨前一天的傍晚,我来到东岸,并展开一个五十米的搜索范围,不放过任何可能的地方进行探索。一共只有四个点能成功下钩,其余的地方都是苲草。我花费了一小时左右才抓到了三尾小鲫鱼,但没有拍照记录。当我准备离开时,在桥北不远处,我发现了一条漂浮在逆水平方向移动的东西,看起来像是挂上了塑料袋?
但实际上它是在移动,就像是一条鱼!由于我的经验丰富,我先稳住杆,让它左突右窜·····!然而,我忘带了抄网,这可怎么办?我向附近的其他渔友求助,他们也说没带。
就在我心急如焚的时候,那另一只 钩竟然挂在了它背鳍上的位置·····哈哈,这样就安全了·····!围观的人都说那条大鲫是遛着后硬提上岸,但我觉得根本不行······!于是我们决定先搞定它再说!
毕竟天还寒冷,它很快就因为疲惫而无力反抗了哈哈······!巧的是,一位路过的大哥看到这一情景,也帮助我们用他车子去附近的渔具店买来了抄网。
等待期间,我们继续挑逗它,让它无法喘息(其实已经浮在水面不动了)。十几分钟后,“操王”驾到,他朋友先打击水面,以防止最后一次逃跑。这之后,我们终于稳稳地把那条大鲫抓上岸两只钩分别牢牢挂着!
仔细一看,个头也不小(估计有三斤左右)。见好就收,准备撤离。在之前还有三尾的小鲫。但新买来的抄网,这得感谢那个不知名的大哥。他总是给予正能量,哪怕是在这样简单的事情上也是如此!
与足相比,这样的帮忙更值得称赞——超过“1+1”的度量。而人已散去,我也撤离。在桥上拍了一张照片,看着小河全貌右边中间三棵树到脚下的桥,就是我走钓的地方,大约五十米长,只有四个地方能下钩,其余都是苲草!
这里和电视塔下的宽水面相连,那里有一篇帖子叫做“【路亚伴我行】18”。证实图一,那确实差一点就是四斤!证实图二,可以清晰看到这真的是差一点四斤啊哈哈!
运气还算不错,两个小时内就拿到了这么大的收获! 总结一下:
走钓最大的优势就是让魚自己来找你,从而大大提高咬上的概率。
这种技巧适用于当魚比较分散或者觅食不主动的时候效果最佳。
这次经历为以后定点拖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手资料,同时效率高、省力又快速!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5-06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