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2月26日下午3:00至5:00。地点:本地护城河下游狭窄水面。天气:晴见多云,气温1°C至7°C。钓饵:红虫。钓法:走钓。大口鱼是通过反复的食找鱼策略来提高咬钩概率的主要目标。
装备:7米光威竿+4.5米台钓组合。在这次行程中,我们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技巧——路亚钓和走钓——都没有使用打窝,而是依赖于“食找鱼”的原则,以提高大口鱼咬取概率。这一方法特别适用于仲春时节,当大口鱼开始争夺产卵地盘时,最为有效。此外,这种策略虽然在此期间尚未达到最佳效果,因为大口鱼仍然以群体形式觅食,但它的优势还是得到了体现。
故事发生在小雨之前的一天,我前往了一个名叫东岸的地方,在那里展开了一场五十米范围内的搜索战役,不放过任何可能的潜在点进行试探。在这个广阔区域内,只有四个地方能成功抛竿,其余地区都是苲草。我花费了一个小时才抓到三尾小鲫鱼,并没有拍照记录。当我准备离开的时候,我发现桥北不远处,一条漂浮物似乎移动起来,经过仔细观察,终于确定是一条被误挂在塑料袋中的大型物体。
利用多年的经验,我稳住杆子,让那只巨大的生物自由左右突出。但由于没带抄网,我不得不向附近其他钓友求助,他们也表示同样无备。我心中暗暗紧张,却意外发现第二个尖牙已经挂上了它背鳍上的另一个尖牙,这让我深感安心。
围观的人们纷纷称赞我的勇敢提竿上岸,但我知道这绝非易事。我决定先将其翻滚再说,以防万一。而且,由于天气寒冷,大型捕获很快便显得疲惫无力。我故意继续挑逗它,不让它喘息。
就在这时,一位偶遇的大哥驾车路过,他闻讯后爽快答应去附近的小店买来抄网。他虽然不是我熟悉的人,但他还是挺身而出帮助我的。这段等待期间,我一直故意刺激那只巨兽,使其无法喘息(其实,它早已像死猪一般浮动在水面)直到几分钟后,“操王”驾临并提供援手。他先用棒击打水面,以防止最后一次逃跑,然后稳稳地将捕获物引上岸。此刻,那两枚尖牙已经牢固地嵌入了它们坚硬的身体表面。不久之后,即可看到该捕获物具有相当大小(估计重量约为3斤)。
随即收拾好装备准备离去,同时回忆起前面的三尾小鲫鱼新买来的抄网要归功于那个不知名东北老兄。那位朋友给予帮助,无疑提升了整个社交环境中的正能量值超过“1+1”。
当所有人散去并撤离后,我站在桥上回望着那片宁静的小河,看着曾经走过的地方,其中间三棵树至脚下的桥梁,是我走完这一段(约50米)的所在地,这里只有四个地方可以下竿,其余全是苲草!这里与电视塔下的宽阔水域相连,那里的文章《【路亚伴我行】》详细描述了这一景象!
证实图一、图二均显示,该捕获物确实接近四斤级别!运气还算不错,两个小时内就获得如此丰厚成果!总结:
走钓最大的优点就是通过寻找它们觅食的情况,从而极大提高咬取概率。
此类技巧对那些分散且主动觅食的大型渔类尤为有效。
为了未来定点探索,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宝贵资料,有助于节省时间、精力以及提高效率。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