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浮萍的生长法则谈起。它在水中游荡,似乎微不足道,但能够抵御任何压力,最终仍能浮于水面而生长。其根扎在地下,青绿的叶子总是向上延伸。关键在于它有着坚固的根系,因此才能始终保持稳定,不随波逐流。
练习太极拳时,走位就必须有所依据,就像拳经所述:“其根在脚。”经过多年的实践后,行走和推手都能如同轻飘飘的小草一样,在地面上滑行、转换,无论是在推手中的“踩浪花”还是其他技巧,都需要一个稳健的基础和坚韧不拔的心态,以至于如同小草一般,即便受到打击,也不会倒下。
当我们进行拳术或推手时,我们要以脚为根本,再次是腰部和丹田作为支撑点。其他各个部位也非常重要,但是前两者尤为关键。在这些基础之上,还需借助意志来控制和调节,使得动作变得自然而然,“用意不用力”。这样一来,即使在推手中,我们也能保持重心平衡,不会失去方向。
走位与推手都要求做到松柔至关节、韧带、肌肉、骨骼乃至皮肤,每一部分都要达到一种既可分离又可结合的状态,从而达到大脑神经系统精神焕发,同时保持清醒头脑和敏捷反应。当我们掌握了对方的一举一动,并且自己也准备好了时,就要尝试接招,而不是总认为可以百发百中,因为遇到高水平对手,他们可能会迅速改变策略。此时,我们也需要灵活应变。
当我方未获得优势时,要接受对方的进攻,让身体上的某些部分被对方触碰,这就是“舍己从人”的境界。当对方攻击我们的某个部位时,我方应该提供相应的部分让出,只要是对方实际接触到的地方。但对于尚未被攻击过的地方,则绝不能让步。而且,我仍需防守得好,有着拥劲、中定劲,以维持良好的平衡状态。当敌方退缩并返回,我则以礼相送,用顺势出击迎战,像机关枪般连续扫射出击,从不落败。
太极推手最核心的是“听劲”,如果没有这个能力,那么根本称不上真正的太极推手。“听劲”并非通过耳朵感受,而是通过身体每一点皮肤甚至汗毛被敌人触及后的感觉。这让我能够准确判读敌人的方向、角度、力量以及速度。在顺利的情况下,一瞬间了解局势,然后正确回应;当逆境临近,可以立即还击取得胜利。
通过持续不断地练习有效合适的手法与技巧,最终能够理解这一内功,使得整个身躯化作了一体,如同达到了“阶及神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