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历史的长河中遇见了尚派形意拳的创始人尚云祥先生,他以字称霁亭,出生于山东乐陵尚家村的一个普通家庭。1864年11月28日,他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人生旅程,而1937年10月10日,他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精神和武术成就至今仍被人们所铭记。
他自幼便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智慧和识别力,性格上则表现为争强好胜,这种竞争心驱使他投身武学。他深受李存义、程庭华等前辈大师的教诲,并将八卦内功练到了极致。他的八卦独具特色,步法优雅而且力量十足,与马贵、张策、王茂斋三位朋友是最好的伙伴们。
尽管早期面临着先天不足的问题,但尚先生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最终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在那个时代,没有人能与他相比,他的形意门技艺无人能及。郭云深师爷得知后主动前去考察,并对他的才华给予高度评价,并亲授三绝技:大杆子、一式半步崩拳、二式打遍天下“半步崩拳”,以及腹中的“丹田气打”。
在北京鼓楼单独练功十年的时间里,尚先生终于形成了一套源自河北派但又完全不同于它支派的独特训练方法和战斗技巧。这套形意拳被世人尊称为尚派形意拳。当时的人们还曾经赞誉他为“铁胳膊尚”、“铁脚佛”,因为他擅长崩拳,就像郭云深师爷一样,被誉为“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高手。
作为武林巨匠,尚云祥精通百家武术,但却专注于研究并修炼形意这一门艺术。他得到了单刀李存义——中华武士会创办人的直接指导,从此成为群英之冠。随后,又获得了郭云深师爷传承衣钵,对形意真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继承并改进了其老师传授给他的三绝技,使自己成为一代宗师。
对于任何一名掌握形式内力的练习者来说,技术核心在于劲道,而练习目的则在于实战应用。在这些方面尤其明显的是尚派形意的一贯理念:三体桩代表着柔顺而全面的身体状态,以及整体贯通五行拳中的柔中刚硬演绎出的暴烈劲道。手部技术则追求出手既柔软又能产生刚性的效果,每一次击打都要齐头并进,无论对方如何应对,都可以灵活转变,以变化来取胜,而不需要改变手臂位置,只需空回的手臂永远保持准备状态,这正是形式如钢球般坚不可摧的地方所体现出来的情景。
同时,这套训练方式也强调从桩开始,然后发展到五种不同的推举动作,其中每一种都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融入其他动作中。而当静止时,我们就是桩,当活动起来时,我们就是使用这些桩基础构建出的各种各样的攻击姿态。这意味着即使是在静止状态下的我们也是正在准备发起攻击,在运动状态下的我们就是不断地展示这种攻击姿态。但总归来说,无论是静还是动,它们都是表现在外面的表现形式,而实际上它们背后的本质是一致的,即从静到动,从桩到拳,一切都围绕着这一点来组织和演示整个过程。如果说还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是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反复锻炼以达到完美统一的大圆满境界。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