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训练包括头部、躯干、上肢、下肢及手功能训练
1、抬头训练:可利用俯卧位训练抬头的能力。具体方法是让宝宝趴着,拿一个玩具停留于宝宝的眼睛等高处,为了让宝宝抬头看玩具,可把玩具一点一点抬高。每天至少俯卧30分钟,以饭后10分钟左右最适宜。
2、翻身训练:让宝宝趴在地板上,从背后拉他的衣服帮他转动肩膀翻身,训练翻身时,首先要让宝宝全身放松,以臀部为支点,协助一侧肢体抬离床面,从一边翻到另一边。 对不会翻身的宝宝,在其仰卧时,将翻动侧的下肢屈曲,并辅助屈曲腿带动身体旋转或握住翻动侧上肢使其伸展、内收,带动躯干翻身。
3、坐姿训练:在家长手臂的支撑下坐起,把宝宝喜欢的物品放在其眼前晃动以引起注意,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坐姿,渐渐减少支撑;然后无支撑坐,逐步过渡到坐下可拿身边的玩具,仍能保持坐位平衡,最后独坐。 采取正确的抱姿,即将小儿双腿骑跨在家长的腰间。当小儿坐在床面上时,应诱导其向前方、侧方伸手取物,逐渐出现各方向的保护性反应,以增强坐位稳定性。
4、拉物站起:站立前让宝宝先坐下,告诉宝宝身体前倾,向下轻轻按压宝宝的膝部,练习抬起、放下臀部。训练时可先实行站,用宽布带捆住宝宝的和双膝,每次捆站30分钟。待肌力提高后,让宝宝练习扶椅子站,逐步过渡到靠墙站,扶墙站,最终达到独立站。独站训练时应让宝宝背离墙20公分,扶着宝宝的髋部,让宝宝保持头部正中位,上身平直,两腿分开,双脚掌平放于地面,短暂松手再扶。 家长可拉宝宝一只手,诱导宝宝从坐位到双腿跪姿,跪位有助于站立,训练时可先让宝宝坐在家长的脚跟上,在家长支持下将髋部伸直,并训练跪位平衡。然后再慢慢站起来。宝宝抓住小床栏杆时,家长把双手放在他腋下支撑站立,逐渐减少帮助,让宝宝自己保持平衡,对站立时足跟不能着地的宝宝,家长可在其仰卧时,四指握住足跟,以手掌压向足心,使足背向小腿方向背屈,足背与小腿之间角度尽量小于90度。
5、行走训练 当宝宝能独自站立时进行行走训练。开始时父母可采用牵宝宝衣领或扶住其髋部协助行走的方式,有的宝宝需要用夹板固定或助行器帮助行走。独立行走时宝宝步态蹒跚,双脚分开过大,手脚不协调,必须进行步态矫正训练,注意一定要先迈小步。 脑瘫宝宝学走路的关键就是要学会移动身体重心,开始家长拉着宝宝双手向前走,渐渐过渡拉一只手,最后让宝宝自己独走。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宝宝来说身体锻炼是必不可少的。那宝宝适合什么样的锻炼方式?锻炼需要注意什么方面呢?下面就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1.上肢运动:双手伸直对拍两个八拍,双手上举两个八拍,双手贴裤缝两个八拍,双手胸前抱肩两个八拍,双手屈肘两个八拍。
下肢运动:双腿伸直抬起两个八拍,双腿屈伸两个八拍,双腿分开两个八拍,双腿分开蹬自行车两个八拍。
2.俯卧抬头:胎龄满1个月开始俯卧练习,要求在吃奶前1小时,空腹,觉醒状态下进行,俯卧的床面要平坦、舒适,但是不要太软,用语言和玩具引导小儿抬头。每次训练10分钟,每日训练4~6次。
3.注意事项:根据婴幼儿的生理特点,要有计划地逐渐增加锻炼的难度、强度和时间。采用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小量到大量、时间逐渐增加的原则。对不同年龄和健康状况的小儿,应选择不同的锻炼方法。对体弱儿童的锻炼,要进行个别照顾,进程要比健康儿童缓慢。组织儿童锻炼时要随时观察儿童有无不良反应。比如冷水锻炼时,应观察儿童有无寒战、起鸡皮疙瘩、口唇青紫等寒冷的反应,出现不适应的现象应及时调整。
、几个月的宝宝哪能大运动发展?几个月的宝宝,能叫他她爬的快就行!宝宝如果能爬的快抢东西,这个宝宝长大了,智商就很好!宝宝的锻炼是由宝宝自由活动!!!大人不能帮他她们弯腰拽腿的,搞不好就会损了腰椎!!!要想宝宝大运动,等到三周岁以后,宝宝上幼儿园了,老师会教育宝宝的!也会发现每个宝宝特长的!!!到那时再做大运动都不迟……
目前我的宝宝六个月,也在经历一岁前的大运动发展期。首先要知道的是,不同的宝宝大运动发展的时间和先后顺序都是不一样的,正如那句老话,世界上没有同一片叶子,更何况可爱的宝宝啦!妈妈要做的是,根据宝宝的发育情况,适当的引导,比如,都说孩子七个月会坐了。那么,在六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训练宝宝独坐。当然,要知道,宝宝的大运动发展可不是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切不可过度紧张,以所谓的标准来判断,认为七个月就一定会坐,那七个月前就会坐的宝宝怎么说呢?还是要按着孩子自己的规律来,家长们给宝宝多些时间和耐心
2025-05-25
2025-05-25
2025-05-25
2025-05-25
2025-05-25
2025-05-25
2025-05-25
2025-05-25
2025-05-25
2025-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