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提及的“形、气、神”是道家对于精、气、神运行规律的深刻洞察,是开启生命科学之门的钥匙。因此,在太极拳养生功中,我们必须在三个层次上下功夫。在形体这一层面,我们主要关注站桩和开合动作,这是道家的“调身”艺术。通过练习桩功和开合动作套路,可以获得健身固形的效果。这些站桩动作虽然各门派有所不同,但大致可以分为静功与动功。静功又可细分为站桩和坐功。我曾跟随刘桐林老师学习内家拳中的静功,如三才桩、混元桩等,同时也学过少林拳中的童子拜佛等站桩。这些建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教授后,我对待年轻人更为严格,鼓励他们多学习。此外,对于中老年人,我推荐选择内家拳或少林拳中的部分站框,如童子拜佛、弓步推掌等,以达到健身目的。
至于炼气这一层面,道家称之为“调息”。一些人可能认为这类似于过去气功师炒弄无厘头的小把戏,因此很多练太极拳的人不愿意在此方面下力。但我却将其视作珍宝,因为恰恰是在众所周知且简单易懂的技巧上,最容易见效,也能祛病健身,延年益寿。
最后,在炼调神这一层级,道家称之为“调心”。杨澄甫口述,陈微明录:“太极拳所练在神。”因此,“神主帅”,身体则是驱使者。当精神能够提起时,即可轻灵举止。此外,每一门派都强调意守丹田,并讲究修心治病。而三丰祖师说:“觅真心者,不生妄念,即是真心;真心之性格最宽大,最光明。”
此外,还要注意入静排除杂念,使身体和呼吸达到平衡状态。这涉及到松静(初步放松)、和静(保持平衡的心态)、空静(清除杂念)以及灵静(魂根)。通过腹式呼吸法来控制呼吸,并保证打底不能忽略。随着技能熟练度增加,可逐渐尝试逆腹式呼吸法,但应避免急躁,以免出现憋气现象。一旦技术熟练,便自然而然地达到逆腹式呼吸状态,无需刻意追求。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