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开的太极拳24式掤劲-张志明在社会的分解动作教学

太极拳的松,是一种放松的艺术,它是因松而中和,因松而分阴阳,因松而生劲力,因松而生运动的艺术。它是一种低消耗、高效率、大收益的运动方式。太极拳的运劲,是以劲为运行动力,以劍为运动内容,以劍为核心,体现了“千变万化,无往非劍”的原则。

在太极拳中,练习者需要戒力,就像戒毒一样严格地控制自己的力量。这要求练习者在练拳时既不能用力,也不能没有力;既要放松,又要有劍。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概念,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完美统一,这是因为太极拳中的劍不是通过使出巨大的力量来获得,而是因为不使出巨大力量,所以才有了真正有效且充满活力的功夫。

这种 松出的 功夫,是因为不使出巨大力量,所以才能够自然产生一种内在的节奏感,这种节奏感被称作“沉”或“沉气”,它源自于对自身重量和地心引力的顺应。这种顺应就是从下向上、从前向后的流动,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的一系列动作,它们都是由一个共同的心理状态——放松——所驱动。

这个过程可以比喻成水流一般自由无阻地流淌,每一个方向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每个方向也都依赖于其他方向才能存在。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各部分之间形成了一种紧密相连但又能自由活动的情形,这正是太极拳所追求的一种平衡与和谐状态。

通过这样的训练,我们可以培养一种叫做掤(pū)的手法,它是一种将手臂半圆形撑开,好像支架起一个掤子,将手臂推出去迎接敌人的姿势,同时探知对方虚实,并随机应变。掤并不是单纯的一个技巧,而是一个代表着整个太极体系之内涵深远的手法,因为它包含了所有其他各种手法中的内核,即:根据自身重量和地心引力的变化来调整身体位置,使身体轻盈如羽毛,如同水波般柔软细腻,不受外界干扰。

因此,当我们进行42式太极拳中的“左弓步掔臂”这一动作时,我们首先要理解的是如何利用肩部、背部、腰部依次放松下沉作为杠杆,将左臂浮起来,然后再使用腰胯等部位进一步加强这股浮起之势,使其更加坚定有力。此时,一方面我们需要让自己完全放弃抵抗,让重量自然下沉;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借助足下的反作用力来推送我们的上肢,使其能够更好地展现出那份独特且难以捉摸的情境——即使是在最细微的情况下也能感觉到周围环境与自身之间微妙联系及相互影响。

总结来说,太极拳就是通过不断地尝试去找到那种平衡点,那个让人感到身心舒畅却又充满活力的点。在这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的地方,只是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时候会发现不同的答案。而这些答案,就是那些你可能永远不会遇见的人类灵魂深处传递过来的信息。你是否已经准备好去探索它们呢?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