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景观中打鱼时调节漂浮设备需反向寻找水底结构进行验证

在探究钓友们在找底时遇到的一个常见疑惑:为什么浮标露出水面3目挂上饵后变成了4目?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分析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需考虑你使用的物体与钓饵的差异。若是在自然环境中长期稳定的静流区域或是积淤较厚的养殖池塘,水底通常有不同厚度的“虚底”。如果用比较重的铅皮作为橡皮块,钩容易穿过虚底落在“实底”上,当换上轻一些的钓饵时,由于重量差异,浮标露出的目数就会增加。

我曾经尝试用与钓饵体积相仿的小橡皮块找底,但必须强调的是橡皮块大小和重量应该与钓饵接近。一旦超出一定程度,也会出现类似现象。想象一下,用既硬又重的钓饵在厚实虚底下打鱼,那么饵就可能穿过虚底落到实底,而鱼儿看不见、吃不着,还怎么成功?

我喜欢使用小型橡皮块找底,因为它们不会脱落,而且可以根据视标粗细和浮标轻重选择适当大小。这种四方形橡皮块(由学生擦字板切成)外观多棱角,与常规球状或椭圆形更为不同,因此能有效避免被鱼识别和吃掉。

选择橡皮块大小和重量应以达到2-3目浮力所需为准,或稍大于 钓饵,但不能过重或过轻。如果是为了捕捉灵活性高的大鱼,可以将其挂在下面的位置;对于需要耐心等待捕捉的大型鱼,则放在上面。为了确保找到正确位置而避免超过,采用反向验证法进行检验非常重要。

例如,将5目装填至5目,然后将其固定双侧到底部,再调整使得浮标露出4目,如果没有变化则说明已经找到正确位置。此后,可以通过继续移动并返回到最初状态来确认是否已找到最低点。在将食物挂上后,即使食物比之前使用的小也会导致浮标升高,可暂时保持原位等待效果再次调整。

对于是否真的找到了正确位置,有些人总感到不安。我认为宁愿花更多时间确保每次都能找到准确位置,不要草率处理。这尤其重要,在打鲫鱼时,因为这些魚並無掘泥觅食之能力,因此务必注意不要让餌料穿透虛層才行。

标签: 武术知识

豫ICP备2023009913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