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入研究了陈式太极拳的老架一路,发现其与杨式太极拳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差异。比如两者都强调心静体松、立身中正、虚领顶劲等基本原则,手臂动作也需保持自然姿态。不过,在掌法上,杨式采用的是五指微屈分开,而陈式则采用的瓦垅掌,指肚微后张,并且要求劳宫穴要虚,虎口要圆。另外,陈式的缠丝劲、蓄发力和呼吸运气技巧尤为突出。
学习陈式老架一路需要从基础到高级阶段逐步进行,这通常包括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稳固身体姿势,不让身体前倾或后仰;第二阶段是将呼吸与内气结合,使其按照拳架动作规律地流通,以达到内外协调;第三阶段是确保动作准确无误并自如,同时充足的内气支持;第四阶段则是达到技术精湛,将意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使整个体系更加完善;第五阶段是将所有技能融会贯通,让每一个动作既柔软又有力量。
经过多年的练习杨式太极拳基础,再加上一年时间学习陈式老架一路,我已经能感受到气感,并能够根据拳架动作要求进行规律性的呼吸,从而使内气在体内流畅。此外,由于练习了这套打法,我患有的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症状得到了改善,没有再次使用药物。我相信通过一些具体示例来探讨太极拳中的呼吸方式,对于提高个人实践水平大有裨益。
首先,“起与落”的呼吸,就是手臂举起时吸气放松至下按时慢慢释放。这点可以在陈式老架的一路中找到,比如起势和收势的手臂向上举时均匀吸气,当手臂下按时均匀释放。
其次,“开与合”的呼吸,即当手臂展开或合拢时分别进行。例如懒扎衣部分,当双手大逆缠弧形转开应均匀吸气,当双手顺缠弧形合拢应均匀释放,同时脚跟擦地成侧弓步应伴随着呼气。
接着,“升与降”的呼吸,与身体重心移动同步执行。当身体重心上升做斜行拗步缓慢释放,一准备做三步回落恢复平衡状态前均匀补充氧氣。
接下来,“屈与伸”的呼吸,是指当手臂向前伸或返回屈位时对应调整。在上三步过程中,当右手随腰缠丝屈肘微屈应该浅取新鲜空 气,而当右脚向前伸左脚后移变换位置,则应该缓缓吐出旧氧素以供新鲜空氣摄取进来。
此外还有“蓄力与发力”、“内旋与外旋”、“向心离心”以及“虚实交替”,这些都是描述太极拳各个部分如何配合正确的胸腔活动以促进整体健康状况提升和功力的增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筋骨的灵活性,加快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疾病并提高生活质量。
2025-05-18
2025-05-18
2025-05-18
2025-05-18
2025-05-18
2025-05-18
2025-05-18
2025-05-18
2025-05-18
2025-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