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成功夫,犹如习练陈式太极拳,需遵循徐海亮的九节十八要论。每个关节部位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就像颈、肩、肘、腕、脊、腰、胯、膝和踝等在陈式太极拳中的重要位置一样。
首先,要使颈部保持松弛但不软,不僵硬,同时需要有上竖之意,以便于头顶微收并产生“虚领顶劲”。其次,肩部应沉而非虚,要避免耸肩或夹腋,以确保劲力顺畅流通。接着,肘关节要坠入而非硬挺,与此同时,还应保持手臂外撑以保证腋下虚空。这是为了防止出现技术病症,如“匾”和“夹腋”。
腕关节则需要随动而非僵硬,使手臂与手指合为一体,从而实现劲力的传递。此外,脊背必须拔起但不向上提拔,而是通过自然抻拉形成生理弯曲——胸弯,并带来绷紧的感觉。
腰部则需垂下,但不能弯腰,只能直立,这样才能稳定重心并避免气浮。而且,它还需起到启领作用,将整个身体及手臂运动带动起来。最后,由于腰作为中心轴,全身运动均依赖于它,因此它必须起到启领作用。
跨步时开胯但又圆裆,是一个复杂的要求,它要求大腿根内侧形成一个圆形,同时两条腿在裆和胯处连成一体。在行拳过程中,无论如何转换,都应该围绕这个形状变化,以达到身法灵活与重心平衡相结合的效果。
膝关节则需要灵活转动以配合重心变更和步法进退,而不是僵硬静止。这有助于劲力的螺旋式传递。而踝关节,则需要定固脚底同时旋转,上升固定下降旋转,这样才能确保足跟稳固并配合身法变化。
总结来说,在练习陈式太极拳时,每个关节都有其特殊性需求,如同夫妻关系中双方互相依存与支持。如果各个部分都不协调,那么整体效果就会受到影响。这正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一切行动,都离不开这些基本元素的完美协调。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